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8月2日 星期

登高望远弄潮急
——记德阳市政协委员,德阳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星明勇当国企改革探索者

蓝天白云下,一座充满科技感的建筑巍然屹立——这是位于德阳市城区庐山路北段、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的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20多天后,这里将作为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的主场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共襄全球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的盛会。

8月27日至29日,德阳发展集团旗下的德阳会展集团,将在德阳文德国际会展中心专业化筹办2022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迎接世界清洁能源行业标杆、产业翘楚、业内大咖等宾客齐聚德阳,共谋发展、共话未来,助推德阳“以展引资、以展促产、以展兴城”,助力德阳建设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德阳发展,发展德阳。作为市属国有全资公司,充分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服务、城市运营管理四大平台功能,做强集团、助推发展,就是我们的使命。”德阳市政协委员,德阳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星明的话掷地有声。

转型发展大潮中的“小字辈”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施以及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应运而生。1992年,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随后,重庆、广东等省市的城投公司相继成立,为地方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由于历史原因,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长期位居全省前列的德阳市,直至2016年才成立两家集团化运营的城投企业,分别是德阳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集团”)、德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投集团”)。

“俗话说‘好饭不怕晚’,换个角度想,后发也有后发的优势。经历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萌芽阶段、2008年之后的繁荣阶段、2010年以来的监管规范阶段,德阳的城投企业诞生在市场化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就要向着健康有序、资源整合、开放合作的方向阔步前行,不仅要做强,还要做优。”有业内人士如是解读。

2019年12月,原德阳建投集团与产投集团整合组建为德阳发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发展集团”)。2020年,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出台,德阳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德阳发展集团启动全面深化改革,打造全市国资国企改革的示范样板。

也正是在这一年,55岁的张星明出任德阳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一肩挑起4副重担的“多面手”

在走上“国企老总”的岗位之前,张星明的身份是德阳市国资委主任。这个从大巴山走出来的大学生,人生大部分的轨迹都聚集在财政和经济领域,工作过的岗位较多,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也为他之后的“‘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7年,张星明从西南财经大学财政专业毕业,进入德阳市财政局工作,从一名业务人员一直干到了副局长。他还在乡镇挂职过党委副书记,担任过广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德阳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市物价局局长等职务,2011年担任德阳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2016年,德阳产投集团成立,组织决定把这副重担交给张星明。

“我本身就是学财经出身的,锻炼的岗位多,有一些行政管理及经济工作经验,安排我到企业工作,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一点。”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张星明依然很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在合适的时机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平台而已。

万事开头难。戴着一顶“帽子”、扛着一块“牌子”,张星明从零开始组建产投集团。从起草章程、工商注册,到搭班子、建队伍、立机制,再到找市场、拓业务、引项目,他不辞辛劳忘我工作,就是想尽快把企业带上正轨。

“虽然过程很艰辛,但看到企业一天天发展壮大,觉得很欣慰、很值!”张星明感叹道。

在德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产投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后来,张星明又挑起了更重的担子,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担任4家国企公司的董事长。

“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及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上级和同事对他的评价和认可。

“刀刃向内”的大动作创新改革

“专业化、实体化、市场化、精细化”,这是德阳发展集团的改革方向。2020年正式上任后,张星明坚持切实履行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全面领导职责,以中央、省、市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为指引,以壮大城市综合实力、保障市民生活为宗旨,带领班子成员殚精竭虑、认真谋划,推出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首先是职能整合、业务重构。为了避免业务重合、资源分散,集团重组了六大二级专业集团,各专业集团再对业务相同、相近的三级实体企业进行再整合、再重组,明确了各自的主责主业和主攻方向,定位清晰、精准发力。

其次,规范治理、科学管理。集团公司各级法人主体的党组织、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架构清晰完善;按照“放权赋能、激发动能”的原则形成了集团与二级专业集团“8+39”权限清单;制定出台涵盖法人治理、行政、财务、人力资源、投融资等11个方面共113项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打破常规、选人用人。二级专业集团主要负责人面向社会公开选聘、自主“组阁”,集团中层干部全员公开竞争,一般员工全员“双向选择”,此选拔机制被社会各方评价为“充满新意与魄力的大手笔”。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组建时,二级专业集团班子成员薪酬与业绩全面挂钩,员工绩效与考核排名全面挂钩,破除“大锅饭”格局,形成了全员“拿业绩说话、凭实力抢位”的竞争机制。

“德阳发展集团作为德阳唯一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我们勇于向自己‘开刀’、推动创新改革,就是对市委、市政府负责,也是对企业发展负责。”张星明表示。

两年交出的优异“成绩单”

苦练“内功”,归根结底是为了转型道路上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以来,张星明带领集团班子成员和广大员工,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产业发展、对外合作等多个方面积极开拓进取,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优化业务布局,大力推进LNG和装备制造产业,延伸LNG生产供应链及终端市场,拓展砂石建材业务,落实储备林项目及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布局智能停车、氢能源、大文旅等产业;

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德中干道、德罗干道、环成都平原铁路、市域铁路S11线、德阳市人民医院城北第五代医院、华强沟水库等重点项目建设;

发展数字产业,与中国电子、南威软件、四方伟业、海尔卡奥斯合作,成立了数字德阳、智慧城市、市民通、工赋科技等数字企业,初步形成了大数据、云计算、5G+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业态并举的多元化数字产业格局,助力德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先导区、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

截至2021年底,德阳发展集团资产规模已经突破8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实现利润近5亿元,全年融资提款达160亿元;主体信用评级AA+,位列全省百强企业第67位,在全省600余家城投企业中排名第13位。

曾经那个“起步晚、底子薄、资源少、规模小”的新兵,已经站在了我省市州城投企业的“第一梯队”。而这惊人的成绩和变化,仅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

德阳发展集团的转型,激荡起的是地方国企改革创新的一池涟漪。

从未改变过的社会责任感

张星明爱学习、爱读书,在集团内部已不是什么新闻。从他在产投集团筹建初期提出的“厚德为资、大道成业”的企业使命,到在德阳发展集团成立之初提出的“做强集团,推动发展”的企业宗旨,可以看出他除了抓经济工作外,还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基和灵魂,我们需要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贯穿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全过程,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全体员工心脾,形成习惯,凝聚力量。”张星明在谈到企业文化时说道。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融入成都都市圈发展、推进成德同城化见势成效,除抓项目、抓经济以外,文化建设不可或缺。在张星明看来,越是物质发达的时代,越需要灵魂滋养。他组织一大批具有“德阳情怀”的“文化人”,多次研讨、反复策划,一本由德阳发展集团指导、旗下八大二级产业集团协办的德阳人自己的城市读本刊物《德阳映象》,与大众一见面就受到了“追捧”。

“德阳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如果连一本能够展示城市文化形象的实体刊物都没有,那就太不应该了。”在张星明看来,这些事情总要有人来做,地方国企更加责无旁贷,这饱含着一份沉甸甸的国企担当与文化情怀。

正是因为这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热情,作为连续两届市政协委员的张星明积极履职、建言献策,先后提交了多份重要提案,内容涉及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帮助交通运输企业纾困、完善垃圾分类设施等领域,其中很多提案都得到了积极办理,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对我来说,当政协委员和当国企负责人一样,既然有职责在身,就要主动承担,好好做出个样子来。”张星明表示。

这份情怀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创市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交易6373宗共计97.85亿元,“三书模式”获得专利授权并在全国推广。选派5名优秀干部和业务骨干驻村帮扶,采取产业扶贫、以购代扶助农民增收。累计发放应急转贷68.9亿元,小额贷款16.73亿元,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担保6.29亿元,惠及国企、民企和个体工商户670余家。落实房屋减租1500余万元,帮助400余户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发展德阳”的任务和使命

今天的德阳发展集团,已经拥有了产业投资、建筑施工、城市运营、交通运输、文旅大健康、能源产业、商业投资、国际会展等八大二级专业集团,投资重点涵盖金融、装备、制造、能源、环保、交通、运输、物流、市政、水利、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材料、数字经济等多种产业,全资、控股三级实体企业100余家,员工近4000人。

“行百里者半九十。按照我的理解,这句话其实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创业的征程是永远没有终点的,所以需要我们永远保持‘半九十’的态度,始终有使命感、紧迫感和压力感,始终有创业之初的那份激情与活力,企业才能永葆青春,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张星明表示。

按照集团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下一步将继续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紧扣全市装备制造、通用航空、医药食品、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五大产业,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总资产突破1600亿元,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聚力打造国内一流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助力德阳建成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城乡一体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支撑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功能板块。

“我们要继续当好民生保障领域守护者、城市建设运营践行者、产业培育发展引领者、深化国企改革探索者,以‘业务布局、平台服务、资本运营’为突破,以‘深化改革、协同创新、产融结合’为驱动,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空间,壮大平台经济,助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新征程。”这是张星明的心声,也是德阳发展集团的使命。

□刘凯 徐兴铧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