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8月5日 星期
达州市政协召开协商座谈会
为做大做强茶产业献计出力


本报讯 (王梦) 近日,达州市政协组织农业界、科技界委员,与茶叶主产区主管部门、茶业业主代表一起,围绕打造茶产业区域公共品牌进行协商座谈。

达州市地处川渝陕结合部,位于大巴山腹地,生态环境良好,气候温润、雨量充沛,且土壤中硒的水溶态含量高,适宜于包括茶叶在内的富硒农作物生长,已被纳入川茶规划建设的川东北优质富硒茶产业带。目前,全市茶园面积33.79万亩,年产干毛茶1.21万吨,产值29亿元。7月7日,茶叶品牌“巴山青”获得第十一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熊猫奖。

面对资源优势和产业弱势,如何让品牌形成拳头、走出四川,打造成一张响亮名片?达州市政协将此课题列为年度重点协商内容,纳入年度协商计划。4月至7月,市政协组织相关委员、企业代表深入茶园了解生产情况,进入市场摸清销路,并前往江浙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在此次协商座谈会上,大家共同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应稳步推进老旧、低效茶园改造提质,加快喷滴、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以及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有机栽培和机械采摘技术,提高茶叶品质。”谭俊峰委员针对茶园面积增加困难、茶园基础建设滞后等提出建议。

从事白茶生产12年的大竹县政协委员、四川竹海玉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廖红军认为,要加强资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才能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当前茶加工局限于茶叶初加工,建议全市加大对夏茶的开发利用力度,研发茶饮料方面的新产品,提升茶叶附加值。”

“做好宣传,讲好茶叶、茶人的故事,有效整合茶文化、巴文化、知青文化,开发‘茶旅+民居、茶旅+康养、茶旅+研学’等茶文旅融合新业态,力争用3年时间在全市打造3条茶旅精品旅游线路。”市文化旅游和体育局负责人听取委员建议后表示。

了解到茶企销售困境后,市供销社负责人当即表示,将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主动投身茶叶销售市场,增加渠道、扩大流通,为企业分忧、让茶农增收。

“我们将抓紧形成协商报告,为促进全市茶产业发展献计出力。”市政协副主席廖清江表示。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