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2年12月1日 星期

紧扣扶贫主题 写熟悉的人和事
——读《摘帽记》

■徐万琪

山高路远、思想保守、缺乏技术、资金匮乏、封库停建……长期以来,一个个难以逾越的障碍,造成屏山县中西部地区的大面积贫困。一代代屏山人,在贫困中挣扎。脱贫攻坚,终于使屏山变了模样!2020年底,屏山县如期脱贫,摘掉了头上这顶戴了几十年的国贫县“帽子”。《摘帽记》一书,即是对屏山县脱贫摘帽历程的见证。作者周云和深入屏山县各个乡镇,实地采访大量驻村干部和贫困户。在他的笔下,脱贫攻坚是党员干部的天职,他们像一棵棵树苗,扎根偏远艰苦的乡村,誓把穷魔斩断,数年田间地头生活,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这本30余万字的书,是屏山县扶贫事业的历史反映,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最近十年来,屏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轰轰烈烈的移民迁建,建设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县城和6个乡镇,整体搬迁13.5万人,这段历史有周云和的《水拍金沙》作证;如今的脱贫攻坚,有了《摘帽记》这本书,可以说把屏山人奋斗和谱写历史的千万个镜头浓缩下来了。这本书不套用宏大空洞的叙事,他几乎都是贴着地平线进行的——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与现实中对得上号;他不拿空洞的理论和高深的文学手法作卖点,而是将平凡众生的话语和经历融入其中,造就了本书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摘帽记》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记录的全部是作者深入基层、深入农村亲眼所见,而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在官方文件里寻找答案。周云和以一贯的老辣笔法,将底层人物的悲欢离合娓娓道来。看似碎片化的人物故事,却有着共同的主线,那就是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下,帮扶干部带领长期贫困的屏山人改变命运的过程,是时代的脉搏,也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大量细致的采访工作,是确保文本鲜活的支撑。如他写《“烧不燃”的龙门阵》一章时,有这样的细节:柴进水到清平彝族乡担任扶贫第一书记,群众记不住他的姓名,有时候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问“谁是你们的第一书记”,村民往往摸不着头脑。为了让群众记住他的名字,柴进水煞费苦心这样自我介绍:“我叫柴进水,要是大家记不住,就想煮饭吃的时候,柴被进去的水打湿了烧不燃,这样就记住我名字了。”村民们一阵哄笑:“柴进水,烧不燃。嗯,好记。”另一方面,他在采访中大量引用谈话人的原文,并保留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四川方言,把人物的性格和真实想法自然而然地带入文本里。如写创办羊肚菌生产企业的许春丽,就保留了人物对话中的大量四川方言俚语,既诙谐又贴近人物性格。这样的叙事风格,让这本书很接地气。

“读历史即是读人心”,这本书无疑也是一本脱贫攻坚的历史汇集,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阅读此书不难发现,群众心理的改变,也是在浪潮起伏中跟着涌动的。比如在第二章写道,某几处地方的人不配合扶贫干部的工作,正是反映了他们对形势认知的局限。当然,他们的思想局限只不过是扶贫乐章中的一小段不和谐音符。本书还通过侧面描写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展现农村的极大变化,突出了帮扶干部们做工作的扎实和细致。“群众无小事,帮扶无小事”,带着这样的态度去帮扶群众,用心用情,化解了许许多多的人心隔阂。如锦屏镇一农妇家中母牛打栏了,第一时间打电话找帮扶联系人李足云,李足云还以为是她在开玩笑。确认情况后,他才醒悟过来,原来群众是真心信任他,最后成功帮贫困户解决母牛配种问题。听起来不可思议的问题,却反映了群众无小事和干群互相信任的道理。当然,作者也善于用反面的例证,既增强了可读性,让人看到了那些钻空子的人心中的阴暗面,也使塑造的人物群体更有真实感和可信度。

其实,小人物的命运,也是屏山的命运。小说从晦暗到激动,再到明快,再到振奋人心,紧扣的是屏山县扶贫的主轴。

每个成功的人物,虽然经历不同,但是成功的背后,都有无数的辛酸和汗水——发展羊肚菌屡次失败又屡次再来的许春丽、吃尽打工苦头返乡发展茶叶的张德兵、几乎倾尽家产也要发展笋子加工产业的刘介辉——他们在成功之后,都无一例外地主动积极带动周边乡亲就业。致富不忘乡亲,这样的典型,为本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高光亮点。

周云和常说“要写熟悉的人和熟悉的事”,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信息时代语境,把握当下农村的深层问题,依托作品的艺术追求实现文学对扶贫主题的凝练和升华,为读者创作更高价值的阅读体验。洞悉时代风潮,刻画细微瞬间,找准扶贫主旨,时代与文学才能相互滋养、互相碰撞,所创作的作品才可能真实有厚度。

(作者系屏山县政协委员、宜宾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