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打造10个毗邻地区合作平台和20个产业示范合作园区;160个共建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推出311项“川渝通办”事项……1月11日上午,在列席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时,省政协委员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翔实的数据里,深刻感受到过去一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同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又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
“列为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必然带来更强劲的战略牵引力和政策带动力。我们应该加强与重庆市的全方位协作,在协同共进、互利共赢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采访中,委员们的心声一致。
“同城融圈”
辐射带动实现新突破
此次参会,12名住广安省政协委员共带来17件提案,其中8件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距离重庆主城区仅120公里,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发展赢得了机遇。一组数据反映出广安与重庆融合发展程度之高——广安50%工业配套重庆、60%游客来自重庆、75%以上农副产品销往重庆。
去年《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后,广安从“区域边缘”变成了“战略前沿”,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而在此之前,广安市制定《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坚定实施“同城融圈”战略,以加快推进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为主攻方向。
“四川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广安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和高水平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也提出,强化与广安全方位深度合作,共建经济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重庆都市圈。对广安来讲,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发展位势极大跃升。”省政协委员、广安市政协主席单木真建议,省级层面研究出台相关综合政策,支持广安全面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
把目光投向成都都市圈——省委、省政府把大力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支撑性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建议全力推进成都外环铁路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可研报告技术审查,2024年取得可研报告批复,2025年启动一期工程建设。”来自资阳的省政协委员赵璞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启动成都外环铁路建设的建议》。在他看来,成都外环铁路是成都都市圈“两环三射”轨道交通主骨架的关键一环,加快该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完善成都都市圈交通网络,提升内联外通运输能力。
省政协委员、眉山市现代服务业促进中心主任王进儒同样关注成都外环铁路的建设进展情况。“便捷的交通能够加快人员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及消费。”王进儒说,成都外环铁路建好后,成德眉资的发展必然更加紧密,必将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就眉山而言,当前要利用好三苏文化这张名片,推动多领域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积极借鉴‘京津冀’智慧城市协同发展经验,在产业、科技、政务等方面紧密合作,不仅有利于创新同城发展模式,也有利于引领和带动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省政协委员、德阳市政协副主席罗春华建议,省委、省政府统筹都市圈整体利益和四市发展目标,支持将天府数谷纳入天府数据中心集群拓展区,融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布局。
省政协委员、自贡市政协副主席郭连带来了《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率先融圈强极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成渝地区中部崛起支撑的建议》,呼吁省级层面支持自贡“三大千亿产业”与成都都市圈重点产业集群协同,促进“研发+转化”“总部+基地”“终端产品+协作配套”等联动发展。
协同互补
促进产业体系更优
2022年9月23日,四川省政协、重庆市政协召开了一场远程联合协商会,主题是“共建世界级先进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川渝两地政协委员在会上从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六链协同”、深化优势互补等方面积极建言。让他们振奋的是,2022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了2.2万亿元。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一项重要内容。川渝如何协同?在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毛中根看来,应整合提升优势产业,加快补齐关键短板,增强全产业链优势,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在汽车制造领域,川渝互补性就比较强,3年来持续在商用车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传统配件等领域互利互助、共同进步。”省政协委员、成都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红朋谈道。
省政协委员、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许小君认为,川渝产业合作,应该以共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线,重点在关联程度较高、互补性较强的产业领域提升产业配套合作、推动技术协作攻关、共建特色产业集群、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她说,“协同”就应该着眼一体化发展,发挥各自在产业、资源、人才、技术上的优势,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配套协作。
省政协委员、经信厅总经济师袁冰把目光投向合作机制。他认为,推动川渝产业协同发展,不仅要完善配套政策体系,还要建立合作协同、利益分配等相关机制。
共建实验室
以创新推动新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全国第一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1月11日下午,在科技界别小组会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委员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10多天前,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上,双方共同讨论了《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围绕川渝两地科技重点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等五大重点领域,统筹布局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
“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需要将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变成川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在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通道的‘成都经验’基础上继续实现政策突破。”省政协委员、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郭春生建议,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环境,借川渝重点实验室建设之机,增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效应,实现成渝创新赶超。同时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各项政策,持续改进创新环境,促进川渝重点实验室多出好成果。
根据《推动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实施意见》,到2023年底,拟在重点产业领域试点运行2至3个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到2025年底,挂牌运行一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集聚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和队伍,产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对此,不少来自高校的省政协委员充满期待。
“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是川渝两地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实现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汇聚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合作的科技创新基地。对高校科研而言,必然带来新的机遇。”省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王志明说,电子科技大学正在申请建设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正在申请建设量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如果能借此机会,推动两所大学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一定能够实现资源优势互补。
在袁冰看来,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的过程中,也应该围绕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强应用型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着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报记者 王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