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名称:《关于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利用的提案》
提案者:唐方裕、杨丹、蒙格丽、唐诚青、张睿、唐燕、石碧等委员
提案背景——
川渝是我国传统的气源产区,天然气产量近全国三分之一。促进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利用,对实现“双碳”目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0年7月14日,川渝两地签订《共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提出共同打造川渝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挥长宁-威远、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引领作用,推动页岩气滚动开发,建设天然气千亿立方米产能基地,打造中国“气大庆”。
去年,四川省政协组织部分住川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等,赴达州、泸州、宜宾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形成《关于规模化开发利用天然气(页岩气)等清洁能源的调研报告》,建议切合省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战略部署,并就如何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出“金点子”,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重庆市政协也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我市绿色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协商议政。其中专门单列一个专题研究“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相关课题,参会委员紧扣完善“双碳”政策支撑体系、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等提出建议,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肯定。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杨丹着眼提高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就地转化利用率,探索有利于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加快开发和产业集群构建相关课题,提出《关于川渝地区天然气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利用的提案》,希望相关建议能促进天然气(页岩气)战略资源开发利用有章可循、有序推进。该提案得到多位住川、住渝全国政协委员的联名支持,大家一致希望,通过该提案建议助推川渝天然气(页岩气)开发跑出加速度,助力川渝“气大庆”建设。
提案建议——
一、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支持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开发,在项目立项、环境评价、土地供应、能源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特别是支持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二、国家有关部委出台战略资源就地利用转化利益分配规范,对战略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中涉及的开发企业、地方政府(企业)和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分配进行规范,在资源开发、资源就地利用转化、基础设施建设运维、产值分算、税收分成、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等方面作出明确而具体规定。
三、战略资源开发企业总部出台支持川渝地区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开发政策,建立与资源所在地政府、用气企业、居民代表定期会商机制,注重合理诉求,特别要稳妥而规范地解决资源所在地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委员声音——
蒙格丽(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专职副主委):
川渝天然气(页岩气)储气量在全国优势明显,目前的天然气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也比较成熟,具备建设“气大庆”的条件。
就重庆方面来说,重庆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先行区。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涪陵页岩气田2012年12月开始建设,2014年3月正式进入商业开发,是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过去10年时间,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近9000亿立方米,日产页岩气达到2270万立方米,累计生产页岩气约532亿立方米,为长江经济带沿线70多个城市送去了绿色清洁能源。但是,我们也发现,真正留给重庆本地的气相当有限,就地转化利用率不高。
希望通过该提案呼吁中央在资源就地转化上对川渝地区予以倾斜,优先保障川渝地区的用气保障,避免出现“守着气田闹气荒”的情况。同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在战略布局上,要考虑资源开采地的利益分配,对天然气(页岩气)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中涉及的开发企业、地方政府(企业)和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分配进行规范,不能让资源地群众因为资源开采而损失经济利益。天然气(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推进“双碳”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意义重大,有关部委要高度重视,探明储量、加大存量,不能在能源问题上被“卡脖子”。
石碧(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量居全国第一,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对标党中央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决策部署,对标新形势下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时代要求,四川亟待国家层面支持建设一批有利于补齐能源系统突出短板的能源项目,解决四川部分地区缺电、缺气等问题。
建议中央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多措并举支持川渝“气大庆”建设,加大对川渝两省市天然气开发、储备能力建设的投资专项支持力度和项目资金倾斜;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出面,指导支持四川与重庆开展跨区域合作,在资源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长期发展。
要持续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端牢能源饭碗创造良好条件。虽然四川的页岩气储量大,但也要意识到,虽然页岩气在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量中占比过半,是储量、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但其中近80%的页岩气为埋深在3500米—5000米的深层、超深层页岩气,这对于开采难度较大。所以,研发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是未来5至10年我们能否扩大产量的基础环节,这就需要加大深层页岩气开发的技术攻关。去年,由我的团队领衔的碳中和领域前沿科研成果已在德阳中江天然气井上突破了产业化应用,希望今后能与重庆方面也进行这样的合作,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工业化,带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姜寒冬 黄笑菲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