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4年1月24日 星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协力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记者 董彦 代艺

30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全部完成,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6%、7%,出台促进青年就业创业“35条”,提供政策性岗位超过30万个,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04万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全国排位明显提高……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一项项惠民政策、一串串民生数字,传递出暖暖的民生温度。

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们聚焦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协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就业就医 托起稳稳的幸福

岁末年初,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就业创业联盟系列活动在成都医学院举行。专场招聘会上,川渝两地112家企事业用人单位带来近1400个岗位,2863名毕业生现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千家万户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要求,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建议地方人社等相关部门建立辖区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信息库,定期与高校对接,实现供需岗位精准匹配。高校落实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来自宜宾的省政协委员覃凤清十分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她认为,还应加大力度宣传基层就业和新职业,营造以平实之心谋就业的社会文化氛围。同时,她自己将以“科创赛教”为抓手,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让“实训、实习、就业”有机衔接,促进学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刚进入社会最需要帮一把的时候,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稳定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更好实施以工代赈,促进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建立维护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群体权益保障机制,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更安心、更安全。

省政协委员、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副校长包国容建议,由人社部门提供培训补贴,动员有实力的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为大学生提供为期2—3个月的数字技能培训和实习机会,为他们的就业提供“缓冲期”。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以更为理性、积极、宽容的态度,接纳新时代年轻人的就业选择,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建议建立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和创业项目。”无党派界别的省政协委员张永霞呼吁,政府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举行专门的招聘会和就业推介活动,加强重点人群与企业的对接。此外,还要鼓励和支持退役军人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增长。

人民幸福,健康为要。过去一年,全省新增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家,中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全部挂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全部县(市、区)……人民健康更有“医”靠。

作为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基层医务工作者,省政协委员杜茹今年带来《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提出要加强医疗体制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她希望有关方面支持凉山加快州级医疗机构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县、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全州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全省超过120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得到免费‘两癌’筛查服务,看到这个数据,感觉这7年多时间没有白费。”长期从事“两癌”筛查工作的省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肿瘤放化疗科主任尹如铁感慨道,“近年来,我国已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推动‘两癌’筛查工作,但仍存在筛查覆盖率不足、筛查质量不够高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妇女深刻认识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充分发挥我省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联动作用,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筛查覆盖率和水平;加强团队建设,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为我省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保驾护航。

健全公共服务 提高幸福指数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石椅村作为全国乡村代表,受到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慰问。过去一年,这个平均海拔1200米以上的村落迎来游客40余万人次,当地干部群众耕耘不辍,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此次省两会,我和几位住绵阳省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提案《关于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以石椅村为例》。”来自绵阳的省政协委员陈琴建议,根据乡村人口变化趋势,通过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优化乡村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让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一年来,全省扎实推进民生事业补短板提质效,公共服务供给和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在位于攀枝花火车南站的“花城港湾”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内,网约车司机王师傅趁着空闲一边给手机充电一边喝着热水。随着《2023年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的落地,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8205个工会驿站,2023年新建4684个,有效解决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

“目前,工会驿站在城市里越来越多,让户外劳动者有了‘歇脚地’。下一步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仅要让工会驿站建起来、转起来,还要活起来、用起来。这也是我下一步工作努力的方向。”省政协委员、攀枝花市总工会主席马晓凤说。

守护“一老一小” 提升民生温度

近来,成都市武侯区玉林东路的居民田阿姨爱上了在社区食堂吃完饭,然后和朋友一道相约去老年大学学习合唱、舞蹈等。家门口的养老,让幸福触手可及。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委员们纷纷表示,要紧紧抓住大家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助推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老有所养和幼有所育,关系千家万户。一年来,我省将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新纳入省级民生实事,着力增强县级失能失智老年养护院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功能,有效解决养老机构适老化程度较低、设施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并新纳入省级民生实事。

民进界别的省政协委员敬云建议,健全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老人康养体系,让老有所养、养有品质,通过对养老产业的规划和长期的思想转变,让康养产业变成一个利民生、促生育的国家级战略。

将公办幼儿园建设新纳入省级民生实事。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200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关于支持幼儿园和社区联合办普惠性托育班的建议》是省政协委员柏晶今年提交的提案。她建议,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幼儿园和社区联合办普惠性托育班;建立完善相关监控体系,对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对环境进行评估和改造等。

“建议省政协持续加强对‘一老一小’服务问题的协商监督,助力养老、普惠托育事业及产业发展。”省政协委员陈朗呼吁。


2012-2014 © 版权所有:四川政协报社
四川政协报社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南大街49号吉祥大厦四楼 技术支持:北大方正